【通知】河北省第十届微课大赛即将开赛!

日期:2025年02月25日 出处:河北省微课大赛组委会

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

关于举办河北省第十届微课大赛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电教装备职能部门,雄安新区教育局:

为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助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经研究,决定与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举办河北省第十届微课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的平台,探索新媒体、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多元结合方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三、作品内容

本次大赛分为学前教育组、中小学教育组、中等职业教育组三个组别。

(一)学前教育组。微课应遵循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幼儿学习整体性、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1.五大领域微课。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微课需要具备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以游戏化教学活动为主。科学领域重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教师可围绕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技术科学等主题进行微课制作。

2.幼小衔接微课。可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个方面设定主题。要满足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关键素养,提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二)中小学教育组。围绕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知识点制作开发微课,要注重课程同步知识点讲解,辅助学生课堂学习,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

1.知识建构微课。针对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活动等进行设计的微课。

2.实验教学微课。以理科实验为主进行选题,引导学生将实验原理联系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课后服务微课。要落实“双减”政策,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彰显课后服务品质。

4.其他教育微课。要求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知识与技能发展或教育教学发展角度选题并制作。鼓励教师选取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内容制作微课。

(三)中等职业教育组。微课要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技能训练类微课。突出对学生某项重要职业技能的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2.公共基础类微课。围绕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媒体,展示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四、作品形式

(一)口播短视频类微课。口播短视频类微课是以教育类专业知识内容输出为基础、融入一些娱乐或趣味性元素制作而成的短视频。一般采取直面镜头的自拍、演说、采访等形式,教师本人需出镜讲解,背景形式和内容不限。

(二)动画类微课。动画类微课主要包括手绘动画微课和 MG动画微课。手绘动画微课通过模拟绘制、推拉的方式将知识内容呈现出来,为学习者提供思考时间,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形式可以让学习者清晰地看到知识的推导过程,适用于公式推演、手绘图形等内容。MG动画即动态图形动画(Motion Graphics),使用动画制作软件虚拟场景制作,通过动画形式呈现知识,表达清晰,生动有趣。本类微课教师本人不出镜,用旁白或设计动画人物代替教师讲解,通常用于解释晦涩难懂的术语、科普知识。

动画类微课均需要提交作品的源文件(主要指时间轴文件或动画工程文件)。例如,使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的微课要提供“.caminfo工程文件”;使用Adobe Animate制作的微课要提供“.fla工程文件”。未按要求提供作品源文件的不符合本类作品范畴。

(三)真人出镜讲解类微课。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采用抠像技术,将教师讲解画面和 PPT 录屏画面结合成新的微课视频;另一种是使用摄像设备将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一体机)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完整录制并剪辑而成的微课视频。要求教师站姿出镜,穿着正装,人像居画面右侧(上半身),且不可遮挡 PPT 内容,人画比例合理,声音清晰。特别注意:画中画形式和课堂实录片段不符合此类微课制作要求。

(四)实训实验演示类微课。针对技能实训或实验过程中某个知识点或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示范教学、实验指导等教学活动,充分且真实地展示需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操作方法等核心内容。教师应出镜讲解并操作。

(五)情景拍摄类微课。把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通过脚本设计,使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拍摄成影视情景剧,拍摄后通过剪辑合成的微课视频。此类微课背景形式和内容不限,剧情能清晰表达知识点,要求横幅拍摄,画面平稳,光线柔和,声音清晰,有字幕。

(六)交互式微课。采用视频交互技术创建的既有微视频讲解又能在关键节点进行交互训练与测试的微课视频。此类微课视频制作工具不限,交互方式不限,通过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运行互动均可。

五、参赛方式、数量及要求

(一)赛方式

1.参赛报名:参赛教师需登录河北省微课大赛平台(https://wkds.fangyuanpress.com),了解赛事具体规则,注册个人账号,浏览目录选择微课章节(课程),填写微课题目,提交微课作品,每位老师限报1件作品。

2.微课作品应严格按照本届大赛要求,在上传时务必包含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资料等辅助材料,确保每一个微课资源的完整性。

3.请参赛教师认真填写微课大赛报名表和微课大赛参赛作品授权协议(在河北省微课大赛平台下载),上传微课作品时需一并上传。

(二)参赛数量

各地市在逐级评选的基础上择优推荐150件作品进入省级评审(其中:幼儿园50件,中小学80件,中等职业教育20件);定州、辛集、雄安新区限推荐20件作品(其中:幼儿园6件,中小学12件,中等职业教育2件)。推荐作品内容和形式不限比例,同一课题限推荐5件作品。作品推荐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其中农村教师推荐比例不低于推荐数量的20%

)相关要求

1.微课视频要包含片头,片头请参照微课大赛平台上的样例(大赛平台下载);视频确保画质、声音清晰,不允许出现视频剪辑软件水印;视频中文字内容要求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引用地图等资源,需标明出处;使用标准普通话,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教师出镜时衣着得体;微课中的PPT要简洁、美观。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

2.微课视频文件格式要求:MP4【分辨率要求为1080p,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视频编码AVCH.264),码率768Kb/秒~1024Kb/秒,每秒帧数25帧,二次编码。音频编码AAC,采样率44100赫兹,比特率128Kb/秒】,声音建议采用双声道录音。

六、赛程安排

(一)作品征集

河北省微课大赛平台于2025315日开通报名入口,参赛教师于2025年515日前将作品提交至微课大赛平台。

(二)作品评审

1.县(区)级初审:20255月底前完成县(区)级评审。

2.市级评审:20256月中旬完成市级推荐。

3.省级评审:20257月进行省级遴选。

作品评审以《微课大赛推荐要素》(见附件)为基础依据,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果公布

本届大赛结果将于20258月在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网站、河北省微课大赛平台进行公布。

七、奖项设置

大赛设优秀作品奖和优秀组织奖。

1.入围省级评审的作品根据作品情况设立优质微课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30%

2.根据各市组织情况以及报送作品数量和质量,组委会将遴选优秀组织奖若干。

八、其他事项

1.本届微课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2.参赛微课及主要素材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版权,若参赛作品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有原则性、政治性、科学性、概念性错误等问题,一律取消参赛资格,由此产生的责任自负。

3.已参加往届或其他微课大赛的获奖作品不能参加本届大赛。

4.各市电教装备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微课大赛活动,把微课大赛作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做好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赛。

联系人: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 卫文平 成丹

活动咨询电话:0311-66005831   66005833

技术支持电话:0311-87718896

QQ技术支持群:549225123   698663915

223677605   632904896


附件:微课大赛推荐要素




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

2025年214